离休干部 退休干部 退休职工 社会老年人 性别:男 性别:女
|
60-69岁 70-79岁 80-85岁 85岁以上
|
首都 省会 地级市 县级市 乡镇及农村
|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民主党派 群众
|
初中及以下 中专/高中 大专及以上
|
省部级 厅局级 县处级 乡科级 其他
|
行政 事业 企业 社区
|
一个月 三个月 半年 一年以上 从不参加
|
报告会、座谈会 征文、文艺等比赛 参观考察 党支部学习 评选与表彰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 其他
|
设置在服务管理单位 设置在您居住的社区 设置在老年大学或老干部活动中心 设置在互联网交流平台 设置在老年社团 设置在老年公寓(楼宇、小区)
|
组织生活制度 学习制度 报告工作制度 联系党员制度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党费收缴和管理制度 纪律约束
|
退休干部情况特殊,可以理解 严格管理教育 依据党章严肃处理 直接从退休费中扣缴党费 适应新形势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 其他
|
管理单位组织的活动 老年大学组织的活动 党支部组织的活动 老年社团组织的活动 社区组织的活动 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的主题活动 网上组织的活动 亲属好友组织的活动 其他
|
听广播、看电视、看报 看书、写作 唱歌、跳舞、棋牌 书画、摄影 运动、健身、旅游 电脑、手机、上网 其他
|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没有参加 想参加,但没有条件
|
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 场所太少,报不上名 设施不够完善 场所距离远、不方便 组织、服务、保障不够好 其他
|
政府建设和管理,只对离退休干部开放 实行市场化建设和管理 政府和市场共同开发,离退休干部与社会老人共用 依托周边单位、社区联合建设,实行社会化管理 其他
|
关心下一代工作 社会公益活动 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建言献策 著书立说 在网上进行正面舆论引导 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其他
|
所属党支部 管理单位 社团、协会 街道、社区 二次就业、有偿服务、返聘 其他
|
老同志有思想顾虑 家人不支持 没人牵头组织 缺乏激励措施 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后顾之忧 其他
|
基本养老需求 政治需求 精神文化需求 利益需求 社会价值需求 其他
|
党和政府的关心 管理单位的关心照顾 社区生活照顾 社会志愿者帮助照顾 子女的贴心照顾 其他
|
独居 配偶 子女 配偶和子女 其他亲属 常年雇用保姆 其他
|
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如养老院、老年公寓等); 社区养老 请保姆照料 其他
|
单位人 社会人 社区人 原干部 老党员 家庭老人
|
管理单位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社区工作人员 单位同事 老年社团的朋友 其他
|
思想政治素质 身份、地位区别 文化教育背景 历史贡献 对党的感情 社会影响力 其他
|
负责老年社团组织工作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从未参加
|
负责社区活动的组织工作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从未参加
|
社区活动场所太小 社区活动单调乏味 社区无人组织管理 与社会老人的身份障碍 与社会老人兴趣不一样 其他
|
老年文化活动 家政服务、生活照料 老年服务机构日间照料 专业化养老服务 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 心理咨询 紧急援助 其他
|
政治上信任组织、给组织添彩不添乱 组织不找我,我不找组织 自己是组织的人,有困难找组织 有困难尽量自己或子女解决,确实解决不了请组织帮助协调 其他
|
纳入法治化轨道,按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落实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 适应社会化趋势,整合社会资源,调动更多力量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把握市场化方向,调动市场力量,形成多样化的市场供给,满足不同养老需求 坚持公平化原则,将离退休干部工作融入老龄事业大局来谋划和推进 坚持均衡化思路,退休干部要融入社会,跟社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您的意见建议
|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越早转型越主动 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 要引导离退休干部转变观念,支持社会化保障方式 要先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增强社会养老承接力
|
强烈反对,离退休干部有历史贡献,应该特殊对待 反对,离退休干部的待遇应该与社会老人有所不同 理解,有个别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上的形象确实不太好 赞同,离退休干部应融入社会,与社会老人同等对待
|
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离退休干部政策待遇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为特困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 构建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 完善老年活动场所与老年大学建设 其他
|
政治理论 离退休干部政策 医疗保健 文化常识 法律服务 心理咨询 社会管理 沟通交流 计算机与互联网
|
加强理想信念、政治理论、形势政策和政治纪律教育 加强党支部建设,对退休干部党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加强文化养老工作,发展老年教育、老年社团,开展各类活动 引导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好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按照中央和本地政策规定抓好各类待遇落实 建立有效的困难帮扶机制 其他
|
采取与离休干部一样的服务管理模式 由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分级负责、分类管理 坚持单位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 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步向社会化过渡 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社区力量做好退休干部工作 倡导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老同志互帮互助,开展志愿者服务 您的意见建议
|
非常支持,坚决拥护 充分理解,能够接受 不是很赞同 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