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释放离退休干部的经验智慧与奉献热情,济宁邹城市创新打造“1 6 n”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以一个市级枢纽强统筹、五支特色队伍展专长、n个基层站点广覆盖为核心,系统整合资源,有效引导老干部在服务社会中再立新功,为邹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银发力量。
建强“1”个中枢,筑牢统筹引领主阵地。邹城市精心组建市级老干部志愿服务团,确保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务“一盘棋”推进。服务团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动态管理全市银龄人才库,充实“银发人才”326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根据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孵化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三联动五助力”、助力社区治理系列“银龄行动”等各类主题活动,为各级各类团队提供有力支撑。 制定并监督执行志愿服务规范,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优秀评选和骨干培训,提升和培育“心理茶室”服务团等“老字号”特色团队组织16个,挂牌成立老干部(老党员)工作室15个,累计举办“五老”志愿者骨干、关心下一代工作骨干、家教宣讲师等专题培训班10期,培训老干部志愿者1500余人次,塑造“孟子故里•银龄先锋”整体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
用好“6”支队伍,释放专业服务强动能。发挥邹城市“五老”关爱团、老干部艺术团、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春晖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圆梦微公益中心、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6支队伍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域志愿服务体系高效运转。引导“五老”关爱团深化为老为小关爱,发挥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作用,创新开办“邹鲁家教大讲堂”,推出主题课程120多期、短视频630多条,线上点击量超500万人次。组织老干部艺术团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储备各类文艺节目35个,拍摄“梨花香旗袍秀”、助力高考学子“旗”开得胜等视频17个,打造活跃基层文化的“轻骑兵”。发挥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教学相长优势,组织参与沿黄九省合唱、中韩文化交流,传播孟子、孟母文化。鼓励春晖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助力城市文明,在环境监督、文明倡导中展现“熟面孔”的独特优势。圆梦微公益中心精准对接困难群体“微心愿”,联动社会资源提供物资帮扶、心理慰藉等精细化服务。
汇聚“n”方合力,织密基层服务覆盖网。带动n个部门单位以及镇街社区涉老志愿服务团队,激发基层志愿服务组织活力。邹城市积极引导市直部门老同志结合专业所长成立服务分队,如“银龄健康顾问”“老专家助农团”等。同时,大力推动镇街、社区孵化培育本土化涉老志愿服务团队,引导老干部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支持其在邻里互助、社区文化、为老服务等领域深耕细作,积极响应“随手志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开展“周末爱敲门”为老服务、“红板凳”宣讲、“四点半课堂”等活动,先后涌现“管得宽”“社区奶奶”“薪火唐”“大碗茶”等基层老干部服务品牌。通过市级团队联建指导、项目资源下沉共享、优秀典型宣传推广等机制,有效将“n”个散布于基层的团队凝聚成网,形成“市级引领、骨干示范、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