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做好第一健康责任人才是真
邹绍钱
昨天参与“愿检尽检”便民核酸检测完后,心里一直想以后除非必要外,再不用天天去做核酸检测的同时,想起上周六(3日)那天我去医院复查取药时遇到的尴尬之事。
周六那天晚上专为遇到的经历写了一篇拙文联想。真是巧了,怎么也没想到情况变化地会这么快。第二天从媒体上看到了山东省主管部门发布了《我省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
12月7日,又看到国家联防联控“新10条”正式重磅发布:跨地区流动不再查核酸、健康码,无症状、轻症可居家等等。
新10条的发布代表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正式转向。 疫情防控要求,一下子由从严防控基本不再按自疫情发生以来实行的各项防控措施了,这突然的变化,确实令人们一时适应不了,觉得情况变化真是太快了。
为以后少出去储备些日常生活用的必备副食品,今天早饭后,我专门到距我家居住较远的市场去采购些平时生活必备品。
去时乘坐直达到那市场的公交车上车时,司机再也没有提示扫码与查看亮码验证一事。一切感到犹如三年前乘车时那样,车上的乘客与往常少的多,空座率不少,一路顺利地到达所去之地。进入市场入口时,尽管有专门防疫人员在那里执勤,但没像往日那样,要求你扫“一码通”及给测体温了。
一切需要的东西基本购置好后,因手提物品较多,又考虑乘公交回来到站后,须提着东西走差不多一站上坡路的距离才能到家,就约了“滴滴出行”车,非常顺利地回到家中。
回来后,我想起上周六去医院复查取药时遇到的尴尬一事,再和“新10条”公布后和今天的亲身体验,我想可能以后不会再遇到我上周六遇到的那种情况了。但面对变化的新的情况,切不可疏忽大意,必须好好学习理解领会贯通新的防疫政策措施。健康是自己的,只有珍惜好自己,自觉地做好自我防护,才是心系他人,以实际行动做“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最好作为。
附:我未及时发出的《我的“一码通”由绿变灰后的联想》一篇拙文
我的“一码通”
由绿变灰后的联想
邹绍钱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不论到哪里,都要验证健康码,绿码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们出行的“通行证”,尤其现下各个地方增加了一个进入必扫的当地“一码通”,显示是绿色,核酸检测在48小时内是阴性,去不是风险区域或场所,才不会受阻。
可周六下午我去医院复查取药时,竟遇上了让我很尴尬的事。我去时乘“滴滴出行”约车在车上扫码及到医院门诊楼门口扫一码通时全都是显示绿色,可当走到闸门时,不管是人脸识别还是手机扫描、用身份证验证,闸门不自动打门,刷脸时屏幕上竟显示“灰色”提示字样,闸门不予打开。我刚想找那门口监管人员时,正巧有人往里进,在闸门打开的瞬间,我乘机进了门诊大厅。尽管我这样做有所不妥,但我想,进门时扫码是绿色的属于正常,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没超23小时,绝不会在离进门不足三米距离和几分钟之内,就出了问题或成了“阳性人”。
我挂号好,在就诊的科室门外处坐着等候就诊时,反点击“一码通”查看,不论怎么弄都是显示灰色。此时,我想也许因为正逢全国各族人民正处于悲痛哀悼xxx同志逝世之时,不管手机或电脑一打开,都是灰色屏面原因吧?可别人扫了“一码通”后,都能在进入闸门时顺利通过,我的“一码通”竟成了灰色而无法进入呢?
平时我只知道健康码分为绿黄红三种颜色,没注意也没遇到过出现灰色或黑色的事情。在我反复点击过程中,弹出了“申请静态码”的提示,我按要求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通过人脸识别,这“一码通显示“静态码”。反复打开“一码通”,开始是黑色的,再点一下成为绿色的。我一看这情况,心里挺焦虑,心想,如果我回去时,乘“滴滴约车”或公交车,一扫人家一看是黑色,不拉你或不让乘公交,大冷的天,也只能自己走路回家了。
我复查完取好药,出来医院门诊门口处,对着那“一码通”专门扫了一下,结果显示是绿色。我和负责门诊门口验码把关的工作人员说了我进去时遇到的情况,问她们,当时我进去时扫码后是绿色的,到了闸门时就是不打开,并提示是灰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又成了黑色静态码了,这种情况我能进还是不能进?她们笑了笑,也没具体回答我。
我走出医院,预约了个“滴滴约车”,上车后按司机要求扫了扫“一码通”,还好,一扫显示全是绿的,让司机验证后,我揪着的心才放松了下来。
可我回到家后,我再发复查看“一码通”,不论怎么弄,显示是黑色的“静态码”。我查阅有关“灰码”和“静态码”的问题。才知道“静态码”是为了照顾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老年人一种证明信息身份的码。形成灰码的问题,与我的实际情况根本不相符。
我想反正有省里统一健康码用,就把“一码通”删除掉,到下面小超市门口那里重新对着“一码通”扫了扫,结果一切正常,显示屏绿色的,点核算检测48h处,也能点出电子版证明来。今早上去做核酸检测时,又专门扫了扫“一码通”,结果,一切都是正常。
通过前天我的“一码通”由绿突然变成灰一事,我个人认为实施严格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具体做法上过于繁琐,有时平台上若不能及时确切反应实际情况,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不便。比如现在这码那码的太多了,不仅各省有各省的健康码,而且各地都有各地的“一码通”等。有时弄得个人,尤其是老年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到今天我都在考虑,尽管我属于高龄之人,对微信的使用还不算落伍,前天遇到的情况虽属偶然,可若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因健康码颜色一变,而影响要做的事该如何是好?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