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诗
纪慎言
其实,我的文学创作生涯也和许多文学创作者一样,是从写诗开始的。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处女作就是一首诗。开初从事文学创作时,全神贯注的就是诗歌。单位和个人订阅的文学刊物收到时,我只阅读上面的几首诗歌。对那些小说散文评论什么的根本不屑一顾。
为什么对诗歌情有独钟?一是因为诗歌的字数少、篇幅短,好写好抄好改好传。二是因为诗歌虽短,但是有魂有眼,不像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那样,容易流入白描和扯淡。三是因为诗歌中时有警句名言出现,有的诗歌因为其中的一两句警句或名言可以让读者记忆许多年。因此,我坚持写新诗写了好几年。稿纸糟蹋了无数,虽然在《大众日报》《山东文学》《黄河诗报》以及《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都露过面,但也没有记得出过什么灿烂。
说实话,我不大喜欢现代人写的那些古体诗。感觉多是无病呻吟,为了拼凑韵辙,遣词造句多有牵强。而且许多诗句都似曾相识,根本没有什么新意。漫画家方成曾经说过,你作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人记住。想一想,你的作品有多少让人记住了?你自己又记住了多少?
博客版上的旧体诗我大多看过,而很少点评。个别时候,写句“还有提高空间”,或者建议将某字改为某字。咱们这里有经常发表诗歌的两位女同胞,文采都不错,我觉得她们如此致力于诗歌创作太浪费自己的才华了,改写别的,可能成就会更高。
我们这里还有几个诗词大伽,虽然词牌懂得不少,词句也调度巧妙,但,看看诗词后面的民情展示,表态献花的不少,开口评说的寥寥。不说话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好说或者说了不好。
寇老师的诗歌很朴实,通俗易懂。如果再加些新、奇、巧就更好了。
还有一个作者在这里发表的诗歌作品不少,感觉他的作品朦胧得有些夹生。缺少意象和诗眼。我想有机会对有权推荐的管理员说说,重要的是别让他自己产生错觉!
今日大暑,热浪噗噗。水多外溢,话多胡诌!言为心声,不说别扭。看后有评,诚为我友!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